导读:上海市学习型家庭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2小时前上海市学习型家庭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作者:乐善耀 壹、研究目的 21世纪的社会,将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更是一个终身学习的...
上海市学习型家庭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2小时前
上海市学习型家庭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作者:乐善耀
壹、研究目的
21世纪的社会,将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更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人类文明已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学习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成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家庭的学习功能在诸多的家庭功能中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引人关注而进一步凸现。
可以这么说:家庭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也是帮助其成员终身学习的首要机构。学习型家庭乃成为21世纪家庭的重要特征与型态。因为学习已成为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开启富裕之门的钥匙。学习终将成为每个人一种回报无限的投资。
"学习型家庭"的概念,出自于"学习型组织"的理念,以学习化社会,学习化城市,乃至学习型家庭,是学习型组织中最基本的单位。
什么是学习型家庭?其评价标准是什么?台湾嘉义大学廖永静教授在《建构学习型家庭》一文中,将学习型家庭归纳为两大要素:即学习的家庭与家庭的学习。学习的家庭指的是有助于学习的硬件环境;家庭的学习指的是家庭成员的学习活动。我认为学习型家庭不仅是一种家庭文化,更是一个成长过程:即家庭成员共同学习,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
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分析:了解上海市民在创建学习型家庭中的观念和态度,从而提出对策,从学校、社区等方面加强对学习型家庭的指导和帮助,尽快实现由准学习型家庭向学习型家庭的转变
贰、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一)在本市城区郊区中随机取样1500户,回收问卷1400份,其中有效问卷1205份。
(二)接受调查的男性511人,占总数的42.4%,女性694人,占调查总数的57.6%。
(三)填写问卷者年龄在16岁以下4人占0.3%,17-25岁2人,占0.2%,26-35岁有318人,占26.4%;36-45岁703人,占58.3%;46-55岁157人,占13.0%;56岁以上21人,占1.7%。
二、 研究内容
(一)从家庭生活观念中的情感承诺,时间共享,自我改变,沟通对话,家庭活动,亲密表露,自我了解和接纳六个方面设计了30道问题,了解市民对学习型家庭观念认同的态度。
(二)从学习型家庭的六个维度,即学习目标、主体、内容、场所、时间、方式,从为什么学,谁学,学什么。在哪里学,什么时候学,怎样学方面综合分析目前本市家庭学习所处的水平与质量。
(三)有关背景资料调查有:父母教育程度、工资收入、职业特性,居住特性与学习型家庭观念之间的影响关系。
三、 用SPSS国际通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叁、结果与分析
一、有关背景变量的调查结果
1.填表本人教育程度:高中占38.1%,大专占28.1%,初中占22.3%,大学本科占9.5%,研究生占1.0%,小学占1.0%。
2.配偶的教育程度:高中占39.3%,初中占28.7%,大专占17.2%,大学本科占11.7%,小学占2.1%,研究生占 1.0%。
3.本人职业特性:工作时间可自行调配占14.1%,弹性上下班制占2.9%,三班制占3.7%,上下班时间固定占69.5%,上下班时间不固定占9.8%。
4.配偶职业特性:工作时间可以自行调配占13.1%,弹性上下班制占4.1%,三班制占7.1%,上下班时间固定占62.5%,上下班时间不固定占13.2%。
5.全家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10.4%;1000-3000元占65.3%;3000-5000元占17.8%;5000元以上占6.5%。
6.家庭居住状况:夫妻与子女同住占73.8%;三代同堂占23.1%;本人与子女同住占3.2%。
二、对学习型家庭观念态度的分析结果及其现状
上海市家长对学习型家庭观念认同率对照表(表一)
情感承诺
共享时间对话沟通家庭活动亲密表露接纳和了解自我总分量表认同率
90%
74%78%78%58%75%78%
1.在问卷六类问题分析中,其中"情感承诺"认同率最高(为90%),反映了上海父母对家庭成员情感的重视,由于血缘的联系,使夫妻之间,亲子之间交往都离不开这根情感的纽带。重视情感承诺这仅仅是问题一个方面,但这种情感在家庭中如何表达?这是家庭中情感生活的重要内容。但调查结果显示对"亲密表露"的认同率比较低,仅占58%,这也许与东方民族内向性格有关。因此"亲密表露"认同率58%与"承诺情感"的认同率90%形成反差。如同父母都爱子女,但很少有父母会在子女面前说:"孩子,我爱你。"
2.在问卷中,"共享时间"(74%)对话沟通(78%)家庭活动(78%)总体认同水平相近,因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共享时间是对话沟通,家庭活动的前提和条件。如果在一天24小时内,没有共同的时间配制,对话沟通和家庭活动便成了无本之木。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共享时间已成了当前学习型家庭创建的一个重要因素。
3.对学习型家庭观念分类中的"接纳和了解自我"反映了家长对终身学习的动机与目标。认同率为75%,与总分量78%接近,如何从准学习型家庭向学习型家庭提升,只有接纳和了解自我,才能确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影响学习型家庭观念诸因素的分析
1.通过对8个背景资料和30题得分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对学习型家庭观念影响力最大的是教育程度,其余依次为全家平均经济收入,居住形态等4个因素。(见表二)
影响学习型家庭观念诸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表二)
模 型 偏回归系数B 标准误SEB 标准化系数BetatSig1 (常数) 配偶教育程度20.510
.978.425
.129.21548.2797
.576.000
.000
2 (常数) 配偶教育程度 本人教育程度
19.653
.630
.594.494
.165
.177.139
.12239.800
3.812
3.360
.000
.000
.0013 (常数) 配偶教育程度 本人教育程度 全家平均收入19.134
.549
.491
.502.540
.168
.182
.214.121
.101
.07535.408
3.258
2.695
2.345.000
.001
.007
.019
4 (常数) 配偶教育程度
本人教育程度
全家平均收入
居住形态20.365
.548
.472
.506
-.514.823
.168
.182
.214
.260.121
.097
.076
-.056
24.734
3.256
2.593
2.365
-1.980.000
.001
.010
.018
.0482.方差检验表明: (1)配偶的教育程度对学习型家庭观念中的情感承诺、时间共享、家庭活动、亲密表露,自我了解和接纳有显著影响,(P〈05)
(2)本人教育程度对学习型家庭观念中的“情感承诺,时间共享,家庭活动,亲密表露,自我了解和接纳”有显著影响。(P〈.05)
(3)家庭收入对学习型家庭观念中的情感承诺,时间共享,沟通对话,家庭活动,自我了解和接纳有显著影响。(P0.5)
(4)家庭居住状况对学习型家庭观念中的家庭活动有显著影响。(P〈.05)
(5)职业特性对学习型家庭观念的时间共享,家庭活动,亲密表露有显著影响。(P〈.05)
(6)配偶的职业特性对学习型家庭观念中情感承诺,沟通对话,家庭活动,亲密表露有显著影响(P〈.05)
学习型家庭六个观念与背景因素的关系(表三)
情感承诺时间共享家庭活动亲密表露自我了解和接纳沟通对话配偶教育程度
本人教育程度
家庭收入
家庭居住状况
职业特性
配偶职业特性*
*
*
*
*
*
*
**
*
*
*
*
**
*
*
**
*
*
*
*
肆、讨论与建议
一、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习型家庭的观念认同态度与家长的教育程度高相关。但本市家长受教育程度大学本科仅占9.5%,大专占28.1%,高中占38.1%,可见提高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是推进学习型家庭的有效途径。
二、按照传统的观念,人的一生被清晰地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上学读书,然后工作,在工作中运用你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在家庭中,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工作,挣钱,孩子成了学习的主体,这种家庭的学习,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学习,按照六个维度分析,这种家庭还不具备学习型家庭的基本要素,我们把他称之为"准学习型家庭"。
今天,我们已进入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在20世纪初曾经预言过那样,人类发展历史将经历的三种文化:我们的祖父、母年轻时所学到的东西够用一辈子,是"前喻文化,已过时;我们的父母年轻时所学的东西可能只够用半辈子,现在已是"并喻文化",现代人只有相互学习才能生存和发展;今天的父母年轻时所学的东西只够用一生的1/4或1/3,人类将进入"后喻文化"。可以这么说:父母在孩子面前,已失去知识权威的优势,在高科技面前,父母与孩子都处在同一起跑线,如果不继续学习、就无法承担教育者的角色。因此,在学习型家庭里,父母与孩子都是学习的主体,这两个主体的主体性需要培养与建构,特别是父母应放下架子,老老实实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在终身学习中,成为孩子的楷模。
调查结果显示:认同"我和家人经常借书或买书来看"占76.1%,但"我经常教导孩子学习新知识"却占87.5%。二者相比,高出9.4个百分点。当前,在家庭学习中不同程度存在着"教子成才""逼子成才"的多;以孩子为中心的学习,陪读陪考的多;只要"孩子好好学习",不要"自己天天向上"的多。为此,创建学习型家庭面临一个首要任务,必须完成从"指导孩子学习"向"自己带头学习"的转变。 三、"为什么学"是家庭学习主体的目标与动机。如果没有学习的动机与目标,就不可能有学习的行为。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习:内在的财富》已成为国际社会关于学习与教育问题的一份宣言。特别是"四个学会"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已成为当代人学习的动机与目标,成为学习型家庭的四大支柱。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人和其他生物不同点就在于他的未完成性和不断社会化。必须在他的生存环境中不断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每个人的学习动机有一个从单一到多元,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提升发展的过程。按人的需求层次论分析,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动机第一层面:为了生存,有的为了获得某个文凭而不被淘汰而下岗;有的则学习某门技术,而争取下岗后的重新上岗。随着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庭学习动机随之走向更高层次:为了自我改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为了个人和家庭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开发自我潜能,追求卓越,实现自我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总之,每个家庭成员?quot;学习动机"体现了对家庭,对社区,对国家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每个公民的一种需求。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认同"我很清楚自我发展蓝图"占66.0%,"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实现自我愿望"占76.6%,"我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占90.5%。当前,在家庭的学习动机中,"为今天而学"的多于"为明天的发展而学";为"生存而学"多于"为自我完善而学"。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在学习目标上,必须完成由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的转变,从"为生存而学"向"为自我完善,家庭可持续发展而学"的转变。 四、由于家庭的不同结构,家庭成员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兴趣爱好,家长的不同职业,因此家庭学习内容既各有所好,又有共同的追求。
从纵向分析,在每个家庭的不同生命周期,不管是家庭创始期,生儿育女期,子女进校期,还是儿女长大离家期,空巢期,退休期……不同阶段的家庭成员对学习内容的需求也是不尽一样。
人,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多种知识:从文化教育到科技新知,从艺术素养到卫生保健,从体育休闲到法律常识,从环境保护到投资理财,从公益服务到道德规范……知识固然重要,但智慧和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分两类:其中明确知识只能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只有智慧和能力即默会知识,才能解决"怎么办?如何做"的问题。知识通过书本可以获得,但智慧和能力只有通过实践和体验才能具备。因此智慧只能属于某个个体,不可能只依靠书本知识唯一渠道获得。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家长认同"我经常和家人一同阅读占59.4%,认同"我们经常全家参观展览或欣赏演出"仅占29.4%,认同"我们经常全家出游或运动"占42.8%,由此可见,当前在家庭学习中,书本学习多于生活中学习,知识学习重于智慧和能力的训练。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在学习内容上应完成从"以书本知识为主"的学习向"学知识,长智慧"的转变。
五、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今天的学习可以不受国家地域的限制,我们可以自由地在地球的每个角落自由点击,获取信息、增长知识。今天的地球正在变小,而我们不过是地球村的村民。因此,今天的学习型家庭从本质上说,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香门第",学习型家庭是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不仅在家庭内部,而且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现代高科技中学习,而不只是"闭门只读圣贤书。"
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内容并非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智慧,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果仅仅停留在封闭的环境中,在书本里,是难以完成对智慧的感悟和实践的体验。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认同"我们家有书柜或适宜阅读的读书角"占67.6%,认同"我们经常全家出游或运动"占42.8%,认同"我们经常全家参观展览或欣赏演出"占29.4%。当前,在不少的家庭学习中存在着以下倾向:"在家庭内部学习"重于"在社会大环境中学","书本中学习"重于"生活中学习"。如何由"在家庭内部环境里学习"向"在家庭和社会的大环境中学习"的转变将是创建学习型家庭又一途径。
六、当前的家庭生活正出现了两个特点:每天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社会竞争愈来愈剧烈,但每年每月的休闲时间却愈来愈多。除了每周双休之外,一年之中有三个长休假。因此,如何合理配制,充分利用休闲时间,也是创建学习型家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如果我们把一天24小时划分为三大块:工作上班时间,睡眠时间,休闲学习时间。在一天的休闲学习的8个小时里,又可分为若干个时段,如个体学习时间,讨论交流时间,分享成果时间,文化艺术欣赏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等……不同家庭如何配置时间,都会有其不同的特点,如有的利用晚餐时间为共享时间,有的则安排在饭后散步、有的则在双休日……
学习型家庭成员的相互沟通、共同学习、分享交流是建立在共同时间的基础上。如果家庭成员各人忙各人,自己管自己学习。固然,每个人都会有很高的学历,但相互之间没有心灵对话,没有情感流动,没有相互沟通,那么夫妻之间、亲子之间不可能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平等的人际关系,不可能有美好的家庭生活,也不可能理智地面对和化解各种家庭的困难和矛盾,甚至难以避免各种家庭灾难和悲剧。
根据调查显示:认同"我愿意配合家人需要调整自己的休闲时间"占81.8%,认同"我和家人之间几乎每天都有交流沟通的时间"占64.2%,认同"我和家人相聚时很有话说"占81.9%。可看出当前家庭学习存在着这样的倾向:希望能和家人共同活动,共同时间沟通交流的愿望多于真正拥有每天都有交流沟通时间的现实。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合理配制时间,变"各自在分散的时间里学习"为"既有分散学习,又有家庭成员在共同的时间里学习"。
七、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大致有三种形式:第一是个人书本式学习,主要表现形式如个人独自看书读报等。第二种是团体式学习,主要表现形式为参加进修读书班、研讨会等;第三种是生活式学习,主要表现形式如家庭生活中的人际互动、沟通交流、分享成果、感悟生活的智慧。学习型家庭的学习方式既有个人书本式的学习,又有团体式学习,大量的更为重要的是生活式学习。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共同成长是建立在讨论交流,分享成果的基础之上。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家长认同"我和家人喜欢一起共同活动占79.4%,认同"我会尽量倾听家人说话"占89.3%,认同"我和家人之间可以自由提出不同意见说出彼此想说的话"占88.2%,认同"我会对家人表露自己的心事"占73.9%。以上结果告诉我们:当前家庭学习中的讨论交流,分享成果的学习方式正在愈来愈被大家所认同和接受。从满足于家庭成员个别学习,到重视家庭成员的共同学习,讨论交流、拓宽沟通渠道、分享成果,已成为从准学习型家庭到学习型家庭的必由之路。
,上海市学习型家庭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标签: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范文,求职自我评价范文,自我评价 - 自我评价
《上海市学习型家庭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