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焦点自我鉴定网 →自我鉴定 → 自我评价 → 自我评价→作业: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讨 |
如何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求职就业,成为各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就金融危机形势下出现的种种就业心理提出调适和解决建议,以供参考。
一、就业焦虑的种种表现自卑有余,自信不足面临激烈的竞争形势,很多毕业生过低地估价自己,总是自惭形秽,不敢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还有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当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闭。
自傲有余,自醒不足持这种心理的毕业生往往自认为学历与能力高人一等,傲气十足。很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很高,看不到自身的不足与缺点,故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3.急躁有余,耐性不足有的学生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感到胆战心惊;有的自动退缩不敢大胆求职;有的因自己学习成绩不佳烦恼;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紧张;有的因担心社会就业机会少,又担心求职中的困难,便自暴自弃,烦躁不安。很多毕业生在对用人单位了解较少的情况下,就匆匆签约,一旦发现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
4.抑郁终日,不思进取在今年的各种招聘会上,很多大学生不被用人单位认可、接受,屡屡受挫,无功而返,进而终日抑郁、逃避现实;甚至寄希望于国家、地方、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出台就业政策,有的寄希望于家长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5.嫉妒攀比,不切实际一些大学生求职择业时不管社会需求多少,也不管个人实际能力,只是盲目攀高,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用人单位。特别是看到与自己成绩、能力差不多的同学找到令人羡慕的工作、获得可观的收入时,觉得自己找不到理想的职业很没面子。有的毕业生甚至不顾自己的专业,只求待遇或工作条件最好的单位,这种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导而导致的实际工作受挫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二、就业焦虑心理调适(一)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大学生择业应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念呢,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处理好个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大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在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正确的职业观就是要客观地审视自己,从祖国的需要和客观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做好长远规划,不过多地考虑收入及社会地位,用心地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作出一流的业绩。
2.处理好近期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们择业的空间和选择余地也会逐步扩大,个人也会在摸爬滚打中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所以“先就业,后择业;先求生存后求发展”、“人在职场,先学做人,后学做事”、“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恰当定位,迎接挑战”等道理用在此时也不失为以退为进的好方法。
3.处理好个人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我们的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用人单位的待遇方面,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具备个人潜能发挥的空间,这个工作环境会孕育自己怎样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会为个人发展提供多少发展的空间,当你把用人单位的环境是否有利于个人健康发展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时,以后无论你在什么岗位,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培育良好的择业心态定位准确在求职过程中,如果对自己的主观评价与社会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趋于一致,就容易成功;如果主观评价偏高于社会的客观评价,往往会碰壁、失败;如果主观评价低于社会的客观评价,往往导致信心不足,错失良机。因此,准确而客观地自我定位是成功走向社会的必要条件。
(1)了解自己的情商。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期望等自我剖析,自负者要经常作自我批评;自卑者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悲观者要看到美好的未来,盲目者要确定自我目标。如果经常对自己的心理、行为进行剖析,自我评价就逐步接近客观实际,不论就业还是面对其他事情,思想便会成熟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期望过高或过低都不能导致事业的成功。因此大学生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知识水平。不要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而要知道“我能干什么”,把自己摆在合适的位置去求职,就不会处处碰壁,从而减少就业中的无谓焦虑及挫折。
(2)了解自己的智商。可以与同学比较来认识自己,不仅比考试分数,更应注重实际能力的比较。自己在哪方面能力较强,在哪方面需要加强,在哪方面缺乏资质,这些都是求职过程中必须认清的智力因素,认识清楚才会有的放矢,选择自己胜任的工作。
2.培养自信求职中培养自信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善于发掘自己的长处,要相信别人能做的事,自己经过努力也能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可能在求职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其次,要大胆地表现自己,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任何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再次,要不断完善自己,勤能补拙,知道自己某方面不足,通过勤奋努力,才可填平这方面的缺陷,有良好的素质做资本,有雄厚的实力做后盾,此时想不成功也很难。
3.正视挫折求职受挫后产生的紧张状态、焦虑情绪等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关键是要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冷静地看待暂时的失败,调整自己的策略与定位,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1)化挫折为动力。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可见,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使人奋进,又为人们提供挑战和考验。我们如果把求职中的受挫看作一次选择的机会,那你的人生会增添无数次机会,所以,勇对挫折、冷对挫折、智对挫折,才能愈挫愈勇,成为生活的强者,这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2)化挫折为变通。求职受挫并不意味着途穷路竭,有时换位思考、变通思维也会再现别有洞天的奇迹:城市人满为患,广大农村还求贤若渴;沿海人才济济,中西部还大有用武之地;传统的就业渠道窄了,还有更多的新渠道尚待开掘;单位裁员减员,还有很多自主创业机会等。因此,大学生不能把眼光只盯在一个地方,而要有变通思想,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参加有效的心理辅导
首先,要通过座谈会、心理咨询会、专家报告、校友讲座、心理测试等途径,积极做好就业的心理疏导调适工作。其次,要掌握求职技能,如自我推销能力、把握求职机遇能力、职业分析能力等,又要脚踏实地,积极充电,打牢专业功底,将自己塑造成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再次,对于刚刚毕业的学子,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在职业技能和经验上相当缺乏。因此,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结合所学知识在相关单位进行实习,从而更早地积累工作经验,及时反馈知识欠缺部分,进行补充和加深。只有这样,在毕业、就业时,才可能摒弃浮躁盲目的就业心理,以充足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应对社会的洗礼。
就业,这一充满生机的话题,似乎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变得沉重而无奈,对于眼下求职的大学生而言,职场求职一次面试即大功告成,似乎已变得可遇不可求。不管你多优秀,准备得多充分,你都仍然有可能遇到失败。在这样的压力下,大家的心理底线都会经受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但我们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要相信“预则立,不预则废”,更要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处乱不惊。相信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一定能在“危”中见“机”,倘若如此,即便在数九寒冬,也会感到温暖如春。